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三产联动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10-10

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产业发展是基础。随着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,利用数字经济渗透乡村经济发展,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。数字经济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,丰富农业产业功能,促进三产联动发展,助推乡村全面振兴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,有效利用数字经济优势,打破过去的信息壁垒、缩短城乡需求侧和供给侧距离,形成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,加快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进程。


一、乡村三产联动发展模式

农业产业链合作模式。农业产业链的建设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集群、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,目前部分地区在开展三产联动发展时,会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,使农业产业延伸到销售、专业培养机构、辅助产品制造等方面,构建相互联结的共生体。对于畜牧业、乳业产业突出的内蒙古,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化、市场化的组织,实现了小农牧户和农牧企业的衔接,让更多农牧民能够获得产业链条上的经济收益。

农业多功能拓展模式。农业产业的建设能够实现对当地文化的塑造,从教育、审美方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,从而提高当地的思想底蕴,推动农业文化的传承。农业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,合理开展农业产业建设,也有助于改善当地生活环境、防治自然灾害。比如内蒙古在开展农业产业建设的过程中,在保障食品供应的同时,开展文化、生态方面的建设,通过推动企业构建文化、生态产业联合体,开展旅游项目,有效促进了当地三产的融合发展。


二、数字经济对乡村三产联动的赋能方式

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。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产品研发、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销售、品牌建设、服务等多个环节,产业链建设中,需要实现产业链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关联和衔接,确保不同层级产业的配套和协同发展。在数字经济模式下,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流被打通,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关联性明显增强,农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企业、销售企业之间可以快速完成沟通,利用大数据平台,可以获得农产品产量、市场价格、需求等数据,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和信息不对称,并有效控制交易成本。

由于数字化支持下获取信息的成本明显降低,产业内的经营主体也能快速对整个行业的状况做出精准判断,制定最为优化的战略,从而降低经营主体的决策成本。很多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也在数字经济的支持下摆脱了过去粗放、小规模、低效率的经营模式,开始朝着精细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、高效率的模式转变,充分融入到市场竞争中,开始向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延伸。

实现农业的不同功能。一是农业经济功能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,实现农业经济功能是其根本,数字经济让农业产业获得大量全新机遇,有助于生产端更加准确地把握农产品的品质,推动农业产业效益增长。同时,农业设施的应用、智慧农业模式的引进也丰富了农业产业的形态,让农业经济功能得到拓展。

二是农业生态功能。在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中,农业对生态环境有着严重的依赖,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开垦、化肥使用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。依靠数字经济的驱动,农业生产端可以更科学地规划农产品的产量,并根据当地土壤、水资源状况确定农药、化肥的使用量,避免盲目生产和错误投入,最大程度降低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

三是农业文化功能。依托互联网、数字平台,可以给休闲农业提供丰富的传播渠道和交流平台,农业产业的经营者除销售农产品外,还能向公众分享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活、田间野趣,大数据平台可以向特定受众推广,对外推广乡村文化,吸引消费者购买农产品和旅游服务,发挥农业的文化功能。

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。金融支持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,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,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动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资金引进专业流水线设备、聘请专业人才、购置先进数字化设备,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约束容易错过市场关键期。随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,金融行业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农业企业的发展前景、市场需求,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,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。


三、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三产联动问题

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慢。很多地方农村目前存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规模不匹配、不协调的问题,缺少精深加工,导致高技术、高附加值的产品数量较少,影响乡村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。同时,由于冷藏、保鲜设备及相关加工设备引入速度较慢,导致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较大,很难保证农副产品的品质,也不利于产业之间的有效联动。

股份制合作社较少。推动三产有效、可持续联动发展,需要以各方利益得到保障为前提,但是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,多数农民和企业签订的订单缺少法律约束力,会存在较高风险。最直接的情况在于股份制合作社等密集型利益联结机制缺失,影响了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深度合作,导致双方利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。

人才资源短缺。三产联动发展需要技术人员、管理人员、环保人员、金融服务人员的参与,相关人员要根据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提供对应的服务。目前乡村普遍存在人才不足的情况,难以满足不同层级产业发展的需求,导致技术应用、环境治理等方面不完善。


四、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三产联动路径

推动区域协调发展。依靠数字经济的支持可以完善资源调配,实现地区之间的产业联动,有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。为此,地区之间应加强交流、合作,结合地区产业特色,构建人才、技术交流模式,共同建设基础设施,开展相关技能培训,强化企业合作,形成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,使资源可以在区域之间快速、合理地流动,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。

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。需要在各类农产品加工、运输、储存等环节创建农民合作社,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服务。在与企业合作时,利用合作社建立股份制合作模式,明确各方义务、权利,满足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。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,推动关键资源要素向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集中,并严格监管农田、牧场流转,明确订单、合同的履约要求,形成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。

完善人才队伍建设。应面向乡村产业建立数字化人才政策,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给以工资、福利待遇、晋升方面的优待,要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体系和人才晋升渠道,让人才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。比如对回乡人才给以优厚待遇,提供数字化科研资金,构建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。同时,要培养面向数字经济的职业农民,组织对农民进行市场营销、数字技术操作培训,让高素质农民有效利用各类技术、理解数字经济下的产业合作机制,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联动。

(来源:《当代县域经济》)

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三产联动发展 - 中昊智达控股集团